人与人之间会使用各种语言来交流,汉语、英语、小地方也有自己的方言。同样的,人与计算机之间也是需要以”语言“为中介达到一个人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交流的过程。所以我们通常用”语言“来区分编程学习的种类,那么在少儿编程中常见的编程语言就有:Scratch、Python、C++等

今天,老师就分析一下各编程语言的区别、相对应的优点和家长们该如何选择,全篇干货,赶紧码住吧!

01
Scratch
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幼儿园团队“开发的图形化编程工具。

Scratch将程序指令化为一个个「积木块」,孩子无需敲打代码或者背诵任何编程指令,只需要将积木块拖拽并连接在一起后,就可以十分便捷的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创作简单的动画、游戏、音乐等作品。6岁的孩子基本上就可以照着例子完整的“拼”出一个能运行的编程作品。

Scratch是目前最流行的少儿编程种类,主要面向低龄的孩子,是最适合零基础且年纪较小的孩子入门的少儿编程之一。

02
Python
Python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语言。国内也有少数大学,也在尝试用Python作为第一门编程语言。同时,Python是世界范围热门的编程语言,例如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等,都是以Python作为基础。

Python语言可用于桌面应用、移动开发、网站后端、游戏引擎,还有如今如火如荼的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可以说,相比一些晦涩难懂的编程语言,Python更加明确、简单、优雅,具有简洁性和可拓展性的同时功能也非常强大,应用广。除了系统层和硬件级的开发以及高性能计算领域是C/C++的天下,Python无所不能。

对于年纪稍长或是已有基础的孩子,学习Python是绝对不会错的选择。游戏、云计算、操作系统、Web应用开发等诸多领域Python都可以胜任。在这里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掌握Python就能掌握未来。

03
C++
目前少儿学习C++一般是面向信息学奥赛,作为理科类五大学课竞赛之一,含金量很高,直接的好处就是在升学方面。每年信息学奥赛前50名金牌都可被名校签约,向来如此!获得名次的也享受相应的加分政策。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海外留学,还是申请奖学金、考研等,信息学奥赛收获好成绩都能助孩子实现“弯道超车”。

学习C++语言,参加信息学竞赛能给孩子带来更加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数学、英语也是有一个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信息学奥赛锤炼的孩子,在思维深度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上更胜一筹,同时也具备在具体学科专研的能力。现在国家建设专业的信息学高校,不用担心孩子有一技之长还没有学上。

04
机器人编程
机器人编程是应用实体积木搭配软件编程代码综合来实现一些课程的效果,实体积木比较好理解,机器人编程能够非常有效的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所以大多数机构都是把课程设置在低龄,一般的话4岁以上都可以学。

但是机器人编程终归还是有些限制,因为机器人编程是软硬件结合的形式,硬件学习的入门起点非常低,但是高级的机器人要求非常扎实的编程基础。但大多数的机器人机构只停留在初级教育,最多涉及到一些图形化编程教育,一般不会教授这些高级编程语言,最多就是实现效果的部分代码给孩子学习,一但脱离老师的指导,孩子有可能什么也做不出来,这也是为什么8岁之后机器人编程很多机构没东西学的原因。所以初级阶段的机器人编程这里建议4-8岁学习。

综上所述,各种编程并无好坏之分,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基础来选择适合孩子的编程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