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 学习少儿编程对数学的帮助有多大?
01.
问题出现在哪里?
是孩子不用功吗?或者真的是孩子笨,以前成绩好只是因为学的简单?
数学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越深入,需要的各种思维能力就越多。当思维能力不足,和别人的距离就拉开了。
小学三年级以前,数学只需要记忆力就可以了,记住一些计算规则,90分很容易。家长往往以成绩的好坏来衡量孩子的数学学得好不好,看到孩子总拿90多分,就觉得孩子学习好,但成绩好就是数学好吗?
等到了小学四年级,数学开始需要逻辑能力时,孩子就会因为思维水平而暴露出成绩下降的问题。更不用提初中数学需要的空间想象力,高中数学需要的抽象、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孩子,到了高中,数学明明很用功在学了,但就是“不开窍”,看到试卷后面三道大题就发愁——地基没打牢。
02.
锻炼逻辑思维,提高解题效率
小学阶段,作为思维模式发展的关键期,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呢?
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是由问题为基础的,所以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让孩子接触编程学习是非常有效的。编程思维是“理解问题——找出路径”的一整套思维路径,分为4个步骤:分解、模式识别、抽象、算法。
分解——将复杂、庞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分别解决的思维路径。
模式识别——单独检视,思考每一个小问题,搜索解决方案。
抽象——剖析出问题的核心,聚焦几个节点,忽略小细节,形成解决思路。
算法——设计步骤,执行。
例如,当孩子需要整理书包时,利用编程思维的思考方式是这样的:
对于最后一步的算法,可以用一个流程图展示:
整理书包流程图
也就是让孩子能像计算机程序一样思考,从而锻炼逻辑思维,提高解题效率。
03.
学编程对孩子学数学有啥帮助?
通过将编程的技巧和方法有机地与数学知识融合讲解,使得枯燥而抽象的数学原理、公式和知识变得可实验、可观感和可理解。将编程作为学习数学的一种工具,替代大量的刷题,通过编程的强大功能不断强化数学思维,使得中小学生学习数学更有趣,更简单,更高效。
1、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抽象概念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概念太抽象。我们可以通过编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看得见、会动的图像。
比如,在编程的过程中,孩子对小数和分数会有更直观的理解。将代码中的小数点移动位置,屏幕上的物体的大小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将数学抽象的概念变成鲜活的图形,印到孩子脑海里,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图片
2、数学与编程就是找规律并且运行的过程
在孩子2、3年级的时候,逻辑规律题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数学课程中,这些题目直接与孩子的数学成绩相关。
编程就是发现规律、运行规律的过程,拥有这个编程逻辑,在解数学题时,孩子的思维反射更清晰,解题方法更多元,当然学得更轻松。
3、编程强化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成绩
编程可以提升逻辑思维、演绎推理能力,这些也是学习数学的必备能力。编程中涉及的逻辑、组织和分析数据,以及将问题分解为更小部分,再逐个解决的拆解思维,在解决很多数学问题时一样可以用到。因此编程的学习过程对于孩子数学能力的强化、成绩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图片
4、编程是对数学知识的整合和反思
如果孩子想用代码来编写一个有趣的小程序,那就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接受到很多超前的数学知识,从而慢慢形成一个同龄人不具备的高维解题视角,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5、编程与数学从来脉相承
数学家、中科院院士李大潜教授说:“ 数学是一门重思考与理解、重严格的训练、充满创造性的科学,只有掌握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才能由不多的几个公式演绎出干变万化的生动结论,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威力,编程也是如此。孩子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经过大量地思考与训练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他们的思路越来越沉稳乐观,终会养成计算机那样有逻辑、有顺序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