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教育,你真的了解吗
为什么是“落幕”?在双减政策之前,杭州市大概有1000多家校外机构,双减政策之后大部分可能面临关门的问题,只剩下107家仍然做学科类的培训,不到原来的10%。
这个变化产生的结果是孩子的教育主阵地回到了学校。在双减政策之前,周末或寒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学习文化课,比如英语、数学。现在因为双减政策的原因,这个时间就空出来了,那么大部分的家长就会选择去做素质教育,包括体育、艺术、科技、编程的课程学习。
1什么是少儿编程?
少儿编程是将成人编程中复杂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图形和动画,以模块化、指令化和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习编程思维。帮助提高少儿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
少儿编程并不是让孩子成为程序员,而是要学会编程思维应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学习少儿编程对孩子的影响:计算思维实际上包括了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其中最重要的是抽象分析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在编写程序时,首先需要把一件事情抽象出来,再用逻辑化的方法表达出来,所以编程的过程就是锻炼抽象思维和逻辑表达能力的过程。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编程课不仅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而且对数学理解、英语兴趣、严谨理念、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看一下编程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发展情况,现在欧美国家的教育已经走在前列了。编程教育在美国的渗透率是44.8%,意思就是说100个孩子里有44.8个孩子在学习编程,英国的渗透率是9.3%,也是比较高的。反观中国的渗透率还是很低,就只有1.5%。目前,这个学科在国内还是蓝海,大部分家长可能不知道。但在逐步认可这个方向,也有部分是开始准备学,但不知道怎么学,不知道学了有什么效果。
►►►
国内少儿编程从“非刚需”走向“刚需”
欧美国家发展的比我们要早、要快,国内发展的迟,但是效率比较高,速度比较快,最早提出是在2017年,当时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第一次提出让编程进入中小学。
2018年的时候,浙江省就已经将信息技术(主要是编程)纳入了高考科目了,浙江高考现在是3+3模式,后面的3是选科,可以7选3,在这7科里就有信息技术,浙江省也是最早将编程纳入高考科目的,然后就是重庆以及其他城市。
在2019年12月,云南省首次将编程信息技术纳入中考作为必考科目,虽然它的分值不是很高,但是很有代表、里程碑的意义。
在2022年4月,国家教育部出台了新的课标,十年磨一剑,新课标里有两个比较大的变化。第一个大变化是把劳动课独立出来了,作为正式的学科了。第二个大变化是把信息科技独立出来了,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它是要求全国统一的。三到八年级必须要开设信息科技这门课。一二年级还有九年级是否开设要看地方的自主决策,但是三到八年级必须要开设这门课。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全国各地的各个班级可能都会开这门课了。
编程从非刚需变成刚需课,以前可能只是素质课,属于课外的素质培养。现在它慢慢变成刚需课,成为义务教育的国家课程。
从2020年开始,在浙江的小中学课本里就已经开始有编程的科目了。首先是scratch的趣味编程,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有这个课,初二开始有python课程,已经把培养合格的数字信息化小公民作为目标了,浙江省实际上是个代表,它的发展轨迹未来会被其他省份借鉴。
2编程有哪些好处?
“学习编程相当于同时学习了三门课”
学习一门编程课相当于学习了三门文化课,文化课就是数学、英语、语文。
编程里有数学的概念和知识,比如要用编程的软件来画一朵花,那一朵花有几个花瓣?花瓣是怎么画的出来?花瓣有两个圆弧,圆弧有多少度?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数学的过程,可以让孩子自己计算、画,然后再通过编程实现效果。
英语、语文也是一样,编程和写代码最后也是表达想法,就像你在讲话。编程本身就是语言表达的过程。和写中文是差不多的,都在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学习编程可以提升逻辑思维”
编程学习可以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专注力、创新力、解决问题能力。因为编程是需要有逻辑关系的,正常配置里有三种逻辑:
第一种是顺序逻辑。比如今天早上做什么,中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这个顺序就没问题。
第二种是重复逻辑。比如昨天是周一,一周过去以后又是周一,周而复始、不断积累,每一天是一个小进步,构建大的闭环,大的成长。
第三种是条件判断逻辑。比如你考试考100分,我奖励你一块好吃的蛋糕或者一本书等等。
在编程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三种逻辑,每完成一个编程作品就是在实践这三轮逻辑。编程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提升他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这个是潜移默化的。
信息学奥赛,助力升学
正常进名校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要裸考达到分数线。但是名校的竞争很激烈,分数也要很高。今年上半年中考的时候,北京要600分才能够进入比较好的高中,分数线已经是很高了,差一分可能要差一两千个人。如果只靠裸考分数的话非常难。
那有没有其他途径呢?有,比如通过科技特长生。现在学的人还没有那么多,获奖的概率会比较高,而且比赛科目、机会也挺多的。在杭州只要你能够进入市赛一二等奖、省赛一二三等奖,你就有资格可以保送成为中学的科技特长生。
可见越早接触编程越有好处、有优势,越能够被名校所看见,这是对升学的帮助。
学科类校外机构转型最便利
目前或者未来30年,整个时代会走向人工智能时代,这个进程是肉眼可见的。比如阿尔法狗打败围棋冠军,它不是靠人来下棋,而是靠机器人来下棋。编程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已经远超人类,比如计算、记忆,它的能力是很强大的。
无人分拣、物流这方面。现在中国的包裹量这么大,靠人工的话是不堪重负的,现在都是靠机器,它进入你的目的地都会计算路径再脱离过去,背后也是靠人编程计算的算法来实现这个效果。
无人超市、机器人,机器人现在已经很火了,而且国内也有的,它能够仿真人类,它能扛东西、走路、爬楼、干活,它背后也是有很多程序的控制,它能自主观察,自己实现动作,背后都是靠编程。
AI时代背后的根基都是靠编程实现的,当然可能不止编程,但是基础是编程,它需要人类的告诉他做什么事情,这是灵魂。
3如何规划编程学习?
这个图是对编程的规划,孩子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可以根据你的孩子在什么阶段、几年级参考一下对应的内容。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姚老师建议可以接触具体实物的编程,比如乐高。乐高可以很好的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锻炼孩子的思维启蒙。
进入小学开始,是梯度、进阶的方式,一二年级的时候,建议开始接触图形化编程,也就是scratch。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所以要让他能看得见。他对感官、形象很敏感,对逻辑不是很敏感,这就要通过图形的模式呈现。
像国内用的比较多的、主流的都是scratch,这部分语言是美国 Mit大学发明的语言,现在在国内也比较流行,也有能正常使用的国内版本,他是乐高的进阶。乐高是拼搭实物积木,scratch是把实物变成图形化的小图标,孩子用鼠标来拖拽这个图标拼搭出作品。拼搭的过程它也是一样的。
比如想做一个计算器,他就需要想计算机有哪些功能,加的过程有计算,要有加法,要通过代码实现。通过拼搭这些积木块来完成这个效果,也可以给计算机加一些外观。
三四年级就可以开始学python语言。当孩子学了一到两年scratch之后还想继续往下走的话,推荐选择python,它是一门人工智能语言,当前人工智能里很多的开源工具都在使用python,也是浙江高考的语言,是目前非常流行的。它也比较好入门、好学,比较简单,是按人类表达的语言的方式来进行组织的。
孩子最早在五六年级开始就可以接触信息学奥林匹克了,它属于5大学科联赛的一种。五大学科联赛是奥数、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如果你们家孩子大一点的话,比如已经初一、初二的话,也可以选。它用的是c语言,是高级语言,需要让孩子掌握算法的,和数学有很大关系。
如果孩子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的话,先问一下孩子数学成绩怎么样,数学能不能进入全班的前10名,成绩比较好的话就比较适合学信息学奥林匹克。信息学奥林匹克重点考察孩子的算法计算能力,对孩子的数学也很有帮助的。
►►►
编程线上、线下学都可以
现在学习编程有很多种形式,如果家附近有比较好的机构,或者大部分公立学校已经把编程纳入了课程,可以让孩子选择。如果想学的好,一般还是要进入机构学,机构里有专门的老师。他们有相应的培养规划,有相应的比赛可以参加。好的线下机构主要靠老师,老师比较好,课程比较好,服务意识也比较强。但是这个也是比较缺的,可能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当然,编程也可以在线上学习,因为编程用到的是电脑,可以在电脑上直播学习,不像体育班或艺术科目很难线上学习。编程也是比较适合线上学习的,有录播课或者直播课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用到全国的资源。比如浙江省在编程这块应该在全国排第一、二的,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接触到更多比较好的资源、老师。
所以,如果家长有时间陪的话,可以在线下学,没有时间陪的话可以在线上学。线下可能还有交互,老师在身边会更有氛围一点,但是线下可能需要有更多时间,需要接送,都有成本,价格也会高一点。如果在线上学的话,可能氛围没那么强,但它的成本、价格、时间都会相对好一点。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了。